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1100节 (第2/2页)
,否则今日的殊荣就是自己的团队了。 越想越后悔,追着薛教授进了电梯。 薛教授哭笑不得:“你这是干啥?想去挖我墙角吗?” 郑教授:“我去看看她不行啊?毕竟我也给她上过课。” 其实是想找徐茵问问,下次若还有这样的机会,希望也能给他的团队一个推荐名额,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,至于最终能不能登台走秀,当然得看学生自身的实力。 可如果连展示机会都没有,想在这一行崭露头角就更难了。 两人边走边感慨行业竞争的残酷。 到了设计室,发现其他学生都在,薛教授这两天没给学生布置任务,知道他们前段时间为了赶设计稿几乎每天都熬夜,着实辛苦了,趁走秀的具体通知还没下来,给他们放两天假。 但学生们心情激动啊,都没回宿舍,围坐在一起还在为入围“凤舞华夏”时装周走秀名单这个话题高谈阔论。 唯独没看到徐茵。 一问,说是去夜市街摆摊了。 “摆摊?”薛教授简直惊了,“怎么想到去摆摊了?生活费不够花吗?” 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看向马一丹。 因为他们只晓得徐茵在夜市街摆摊,卖的东西还挺好吃的,偶尔想不出吃啥了也会托她带份她摊上的吃食当晚饭或宵夜,但具体为什么开夜摊,他们是真不知情。但应该不是生活费的原因,徐茵拿的奖金比他们多,平时也没见她有大的开销。 马一丹顶着两位教授的询问目光,只好如实说:“她应该是为了帮小龙虾养殖户吧。上个月初,我们去夜市街吃小龙虾,遇到一个人……” 听马一丹大致说了遍前因后果,薛教授更惊了:“什么!!!她摆摊卖的不是服装?而是小龙虾???” 她以为服装设计系的学生,即便勤工助学摆地摊,卖的也该是服饰相关的小商品,万万没想到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小龙虾,这…… 郑教授乐了:“她的摊位在哪里?我去捧个场。拿剪子、粉饼的手,居然会做小龙虾?生意竟然还不错?” “……” 第1563章 带着修真记忆回到现代(13) 进入六月,晚上出来逛夜市的人更多了,徐茵的小龙虾摊生意是真的好啊! 今天她没课,也不用去设计室,就让赵叔多送了一百斤小龙虾过来,店员负责卖,她负责烤。 没错,她又开发了个小龙虾的新鲜吃法——炭火煨烤。 烤出来的小龙虾,外壳酥脆、香味浓郁、肉质鲜嫩多汁,且没有丝毫土腥味。 搭配封燚新调的冰薄荷白茶,那叫一个爽口落胃。 以至于徐茵的炭烤摊前挤满了人。 经过一个多月的营业,“夜市街17号”的招牌已经广为人知,回头客涨了一波又一波,不论是为小龙虾而来,还是为茶饮、烧饼而来,反正每天傍晚,还没到营业时间,店铺门口就有三三两两的顾客在排队了。 店门一开,徐茵抽空往门口放了块小黑板。 “秘制小龙虾仁预订?这是预制菜吗?”顾客看清小黑板上的内容,好奇地问道。 “对!”徐茵坦白道,“往后天气会越来越热,小龙虾跟人一样也会懒怠,吃得少,肉质就没现在肥嫩。虽然是预制菜,但只只都是活虾现剥、现炒,炒制后急冻,你们买回去解冻后下锅翻炒两分钟就是一道现成菜,做盖浇饭盖浇面都行,味道我保证跟我店里卖的没什么区别。您感兴趣的话,可以买一袋回去尝尝,不好吃回来找我退钱!” 徐茵也是听赵叔说,赵家村的其他小龙虾养殖户到现在还没找到稳定客源,几十亩小龙虾怕是要砸手里了,就想了个方法,看能不能推广小龙虾仁预制菜。 封燚上个星期又出国了,回来给她带了套国外最新款的抽真空自封机,此刻正好派上用场。 尝过她家小龙虾仁拌面和虾仁夹馍的顾客,当即你一袋、我两袋地预订起来。 两位教授带着学生到来的时候,正是生意最红火的当口,顾客多到里三层、外三层。 郑教授和薛教授面面相觑:“……” 还说来捧场……瞧这场面,哪里需要他们捧啊! 一直到打烊,师生几个才跟徐茵照上面。 等兼职生搞好卫生离开,徐茵下厨做了几道拿手的快炒菜,加上打烊前预留的不同口味小龙虾、糟卤菜,还开了一瓶香槟,简单庆祝他们今日的喜悦。 酒过三巡,薛教授带着几分醉意说出了心中的担忧:“小徐,你在设计上有着强大的潜能,可别因小失大啊!” 郑教授打圆场:“你急啥,等小龙虾的季节过了,小徐的心思自然而然就收回来了。” 那可不一定。 徐茵想了想说:“这个季节有小龙虾,下个季节有西瓜,听说今年的瓜农也很困难,再往后或许还有别的农副产品滞销……夜市街17号我打算长久开下去。” 既能帮到人,又能攒功德,何乐不为? 众人:“……” 封燚比谁都心塞:“……” 要不是他扯了个回修真界需要大量功德值的谎,师妹也不至于如此劳心劳力。 可师妹向来心善,既然她打定主意要帮陷入困境的养殖户种植户处理滞销的农产品,即便他说出实情,也不会轻易动摇、改变主意。 难能怎么办?支持就完了!